欢迎访问中山市登山运动协会
客服热线: -

中山市登山运动协会

攀登路上,携手同行。

经历雪崩 [复制链接]

中山登协 | 2016-03-03 13:13 2596 0

   

    经历雪崩
    在高山探险遇到的危险中,雪崩造成的危害是最为经常、惨烈的,常常造成“全军覆没”。因雪崩遇难的人要占全部高山遇难的1/2-1/3。只要一提起雪崩,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1989年梅里雪山中日联合登山队17名队员那活生生的身影。当时,他们路经北京时来北大拜访我,我对他们敢于挑战梅里雪山十分钦佩,日本京都大学和中日登山队的队员和教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曾几何时,噩耗传来,我几乎呆了……他们17人同时被雪崩覆没了,无一人来得及用携带的报话机向大本营发出危险或求救信号。事后听说他们设立的营地离雪崩路线太近,甚至很可能就设立在雪崩路径上。

  我也曾经历过白色死亡的威胁。1957年5月,中华总工会登山队攀登川西贡嘎山。我作为新队员与北大地球物理系教员丁行友、北大地质地理系教员马文璞3人同时参加了突击顶峰的队伍。当我们从4400米的陡崖下 部向上部6000多米的骆驼背攀登时,突然遭遇了雪崩。全队13人被从约5000米处打下来,向上攀登时足足走了三个小时,而被雪崩打回原地也只不过十几秒钟。我当时和丁行友同一结组,我第二个,他第三个。在被雪崩打下来时,我们两人之间的结组绳断了,而此绳据测试可承受1200公斤的拉力。

当我被雪崩卷起而下坠时,我神智很清醒,脑海中闪现了“这下我完了”的念头,身体轻飘飘地数次被抛起又落下,最后停在冰洞的中部半坡时,正好头在上,脚在下,而身体却被深埋住不能动。残留落雪还在不停地打在我头上,并几乎要盖住头部,我努力侧过身面对上方,不停地用手扒开落下的散雪。最后雪崩停止时,我头部幸运地仍在外面。我正使劲挣扎时,听到了近处雪下发出“救命”的求救声。我用力拉前面的结组绳,拉不动,知道组长已被埋在雪下,再拉后面的结组绳,发现断了。我知道有一个人在等待我救援……正当我们庆幸终于爬出洞口脱险时,传来了丁行友遇难的消息,真的是当头一盆冰水浇下……  所幸那次所遇雪崩属干雪崩。干雪崩和粉雪崩对探险者致命的威胁相对较小。另外,探险者遭遇雪崩的地理位置不同,危险性也不一样。笔者所遇雪崩处正是在雪崩的通过区,当时我们结组正在前面开道,首当其冲。其他几组则离雪崩主体稍远,所以全队未被雪崩带到堆积区,故没有“全军覆没”。出发前我们在4000米营地时连续3天大雪,第4天雪刚停我们就出发了,我们怕失去雪后的好天气和登顶的时机。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错误,所以我们遇到了雪崩并付出了代价。 那次登山,我们还遇到了一次块雪崩即湿雪崩。湿雪崩一般发生于一场降水以后数天,因表面雪层融化又渗入下层雪中并重新冻结,形成了“湿雪层”。记得它从我们的队伍身边滑过时,都是块状,速度较慢,在雪坡上像墨渍似的,愈变愈大。这种块雪崩的形成区通常在坡度稍缓的雪坡上。因为陡坡上的粉雪要几乎崩完了,才会轮到相对的缓坡,发生块雪崩。当时,我们看到它们往下滑落擦过身边时,真是不寒而栗。因为一旦卷入块状的雪崩体中,就决不会有像我们那次遇到的粉雪崩那样幸运了。

  前面提到1989年梅里雪山山难,估计是营地靠近了堆积区,或者说可能就设在雪崩堆积区。因为梅里雪山非常陡峻,很难找到一块稍平的地方容纳一支较大的队伍。此外,雪崩堆积区常常给人一种误导,因为它可能是相当大的范围内仅有的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 

    认识雪崩  

    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它们不停地从山体高处借重力作用顺山坡向山下崩塌,崩塌时速度可以达20-30米/秒,体积可以是几百立方、几千立方,甚至更多。雪崩由于从高处以很大的势能向下运动,譬如从6000米高处向下坠落或滑落,故有极快的速度甚至会形成一层气垫层。如果你有幸死死地伏在它下面,当它从你上面“飘”过或“飞”过时,你可能会被留在原地而不被它打下去。当然,在其前端会因快速冲击形成强烈的气浪,因此有时雪崩体本身未到而气浪已把前进路上的一切阻挡物冲得“人仰马翻”。雪崩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三部分,即形成区、通过区、堆积区。

  形成区大多在高山上部,积雪多而厚的部位。比如,高高的雪檐,坡度超过50-60度的雪坡,悬冰川的下端等地貌部位,都是雪崩的形成区,有经验的高山探险者应该看得出来。雪崩的通过区紧接在形成区的下面,常是一条从上而下直直的U形沟槽,由于经常有雪崩通过,尽管被白雪覆盖,槽内仍非常平滑,基本上没有大的起伏或障碍物,长可达几百米,宽20-30米或稍大一些,但不会太宽,否则滑下的冰雪就不会很集中,形成不了大的雪崩。堆积区同样是紧接在形成区的下面,是在山脚处因坡度突然变缓而使雪崩体停下来的地方,从地貌形态上看多呈锥体,所以也叫雪崩锥(或雪崩堆)。 雪崩可分为干雪崩、湿雪崩,也可以叫做粉雪崩和块雪崩,它们的形成和发生有不同的地貌和气候条件。一般而言,大雪刚停,山上的雪还没来得及融化,或在融化的水又渗入下层雪中再形成冻结之前,这时的雪是“干”的,也是“粉”的。当此种雪发生雪崩时,气浪很大底层也容易生成气垫层。探险队伍遭遇此类雪崩时,人可以被裹入雪崩体中并随雪崩飞泻而下。

  雪崩的发生还有空间和时间上的规律。就中国高山而言,西南边界上的高山如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横断山地,因主要受印度洋季风控制,除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4月)之分外,全年降水都比较丰富,高山上部得到的冬、春降雪和积雪也比较多,故易发生雪崩。此外,天山山地、阿尔泰山地,因受北冰洋极地气团的影响,冬春降水也比较多,所以这个季节雪崩也比较多。

  中国科学院研究雪崩的专门机构——雪崩观测研究站,就设在天山中部的地区。天山中部冬季积雪和雪崩经常阻断山区公路。而前述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地经常发生的雪崩也是供给现代冰川发育的重要来源之一。当然在这种地区选择合适的登山时间就比较苛刻。与此同时,在我国西部靠近内陆的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山地,降水量就比较少,也没有明显的旱、雨季之分,雪崩可能也就比较少,选择合适的登山时间也就比较宽裕。另外,这些内陆山地相对高度较低,一般都在1000-1500米,故山地的坡度也比较缓和。而前述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真正是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在3000-4000米,甚至达到5000-6000米,故山地坡度较陡,发生雪崩的可能性和雪崩的势能也就更大。

    避开雪崩  

    为了减少雪崩造成的危害,高山探险者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首先,探险者要正确判断登山路线上有无雪崩痕迹。要注意识别组成雪崩的三个区段,以及雪面上是否有雪团滚落而留下的条痕轨迹。行军时要避免走雪崩区。实在无法避免时,应采取横穿路线,切不可顺雪崩槽攀登。1957年我们在贡嘎山登山时,有很长一段是沿着雪崩槽西侧行军的,这就已经隐含着危险。在横穿时要以最快的速度走过,并设专门的了望哨眼睛紧盯雪崩可能的发生区,一有雪崩迹象或已发生雪崩要大声警告“雪崩”,以便赶紧采取自救措施。
  高山探险时,无论是选择登山路线或营地,应尽量避免背风坡。因为背风坡容易积累从迎风坡吹来的积雪,也容易发生雪崩。行军时如有可能应尽量走山脊线,走在山体最高处,可以免去雪崩威胁。在选择行军路线或营地时,要警惕所选择的平地可能就是“陷阱”。因为在陡峻的高山区,雪崩堆积区最容易表现为相对平坦之地。
  大雪以后1-2天内不要登山行军,应该等待新雪崩塌殆尽后再登山。大雪之后常常伴有好天气,必须放弃好天气等待雪崩过去!这是一种很难的选择,只有随机应变,视具体情况而定了。实在不可避免时,应在上午10时以后,再穿越雪崩区。因为,此时“早起”的太阳已照射雪山一段时间了,若有雪崩发生的话也多在此时以前,这样也可以减少危险。在人们经常有活动的地段,也可以用炮轰的手段主动把雪崩形成区的积雪“轰”下来。在高山行军和休息时,不要大声说话,以减少因空气震动而触发雪崩。此外,行军中,最好每一个队员身上系一根红布条,以备万一遭雪崩时易于被发现。
  高山探险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活动,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高山探险也需要冷静,有时必须有承认失败的勇气,一味地逞强和赌气是危险的。
 


文章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
      评论请先登录,或注册
      相关推荐